作为汽车新手,在4S店选购时,销售人员的专业术语如CVT变速箱、双离合等,可能会让你一头雾水。然而,了解变速箱的常识对于每位车主来说都至关重要。变速箱,作为汽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(与发动机、底盘并列),其选择直接影响到驾驶的便捷性与安全性。在自动挡车型日益普及的今天,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AT、CVT、DCT这三种常见自动变速箱的区别与选择。
► AT变速箱优劣 AT变速箱是当前家用汽车中最常见且历史悠久的变速箱类型。它涵盖了液力变矩器、行星齿轮机构、液压控制系统以及电子控制系统等多个核心组件。
我们无需深入探究这些复杂原理,只需简要了解即可。目前,AT变速箱市场呈现出高度的垄断态势,主要生产厂家包括日本的爱信和德国的ZF采埃孚。其中,爱信变速箱作为丰田旗下的重要子公司,其6AT变速箱在行业内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,广泛应用于丰田的众多车型中。而ZF采埃孚则是德国的知名变速箱品牌,其产品深受宝马、捷豹、阿尔法·罗密欧等豪华品牌的青睐。
第二,AT变速箱的挡位数与其变速的精准度和顿挫感密切相关。挡位越多,变速越精确,顿挫越小,但相应地,成本也会增加。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10个前进挡的10AT变速箱,然而,实际上超过8AT的变速箱已经相当出色。
第三,AT变速箱以其平顺的驾驶体验、兼具的驾驶乐趣、稳定的性能、小巧的体积以及广泛的传动范围而闻名。然而,它也存在一些不足,如结构复杂、成本高昂以及机械制造的挑战性。总体而言,如果您既追求驾驶乐趣又希望省心驾驶,AT变速箱无疑是您的理想选择。
► CVT变速箱特点 接下来,我们谈谈CVT变速箱。CVT变速箱,也常被称作无级变速箱,堪称自动变速箱界的“元老”。自1886年首款CVT变速箱被装在一辆奔驰车上以来,它便开始了在汽车领域的传奇之旅。
CVT变速箱以其无挡位设计而闻名,尽管某些车型可能配备了模拟挡位显示功能。正因如此,CVT在变速过程中展现出极高的平顺性,完全避免了顿挫和不适感。这一特性不仅带来了出色的驾驶体验,还使得CVT变速箱在省油方面表现出色。此外,其简单的结构也意味着维护更为简便,同时降低了故障率。
然而,CVT变速箱也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。由于连接皮带的强度有限,它无法承受过大的发动机扭矩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VT车辆的动力表现。因此,那些追求强劲动力和加速性能的车型,如大排量、高马力的汽车,通常不会选择CVT变速箱。相反,CVT变速箱更多地被应用在那些对动力需求不高的车型上,例如日产等以舒适性为卖点的汽车品牌,它们对CVT变速箱情有独钟。
► DCT变速箱分析 接下来,我们谈谈DCT变速箱。双离合变速箱,这一技术虽然备受争议,但无论汽车厂家如何命名,如大众的DSG、奥迪的S-tronic以及保时捷的PDK等,其本质都是双离合变速箱。
双离合变速箱的原理可概括为:它由两套手动变速器构成,相邻档位分别布置在两套齿轮上,通过两个离合器控制齿轮与发动机的连接与断开。双离合变速箱的独特之处在于,它能预先将下一个要切换的档位进行结合,一旦需要切换至该档位,只需分离当前结合的离合器并同时结合另一离合器,即可迅速完成换挡。
此外,双离合变速箱还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类型。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由于使用较多的变速箱油,体积较大,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扭力;而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则相反,使用较少的变速箱油,体积更紧凑,效率更高,适用于小型车,但其所能承受的扭力相对较小。
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变速箱,双离合变速箱在变速切换过程中展现出极高的速度和转动效率,使得汽车加速时更为迅猛。因此,许多新款超跑和性能车都广泛采用双离合变速箱。
双离合变速箱一直备受争议,不少车主反映在低速换挡时存在顿挫感,且故障率较高。这些负面评价导致许多准车主在选购时犹豫不决,纷纷询问双离合变速箱是否可靠。
早期大众使用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,如DQ200,因散热问题而频繁导致车辆抛锚,故障率确实较高。然而,随着技术的进步,大众现在广泛采用的是DQ381湿式双离合变速器,其性能相较于干式有了显著提升。近年来,双离合变速箱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,使得该技术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显著的进步。
如今,双离合变速箱在众多车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尤其是国产车。大众甚至在奥迪等高端车型上也采用了双离合技术,这充分证明了其稳定性的显著提升。若双离合仍像过去那样故障频发,那么它显然无法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。然而,双离合变速箱并非适用于所有驾驶场景。在拥堵的城市路段,频繁的起步和停车可能会对双离合变速箱造成额外的负担。但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驾驶员来说,双离合变速箱无疑是最佳选择,其换挡迅速且平顺的特点能带来极致的驾驶体验。综上所述,选择哪种变速箱应根据个人的驾驶习惯和需求来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