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5是日本的儿童节,为什么还分男孩节和女孩节?

2025-11-06 03:32:18

(柏饼(かしわ餅)也是一种点心一般是白色的,有的店铺有艾叶皮的)

这一天,有孩子的家庭会在窗外挂上鲤鱼旗(鯉のぼり),这是从中国传入的鲤鱼跳龙门的意义,象征鲤鱼跃龙门,祝愿孩子出人头地。

其实当年我还在学日语的时候了解到的是,有男孩子的家庭才会挂鲤鱼旗,还会在家中摆放武士人偶(五月人形)象征勇敢和健康。

其实在1948年之前这一天并不是儿童节,而是“男孩节”。而女孩则在3月3日有一个雏祭り,俗称女儿节。

古代日本社会对男女有不同的社会期望,女孩要温婉、纯洁,男孩要坚强、有出息。节日反映这种文化观念。而且仪式需求也不同,雏人形与武士盔甲代表不同的精神象征,需要分别举行。

上巳节和端午是怎么变成儿童节的?

日本的女儿节(雏祭り)是在每年的3月3日这一天,这一天还是日本的上巳节。只不过现在基本都是女儿节活动很少有和上巳节相关的活动了。

上巳节(中国农历的三月初三)是中国古代重要的“祓禊”(洗除不祥)日子,人们会去河边沐浴驱邪、饮酒赋诗。传入日本后在平安时代,日本贵族女性开始在这一天玩“纸偶”游戏,称为“ひいなあそび(雏戏)”。

古書の博物館 西尾市岩瀬文庫

到江户时代,这种纸偶演变成精美的“雏人形”,并形成了“雏祭り”——以女孩为主角、祈愿其平安成长和婚姻幸福的节日。

而现在,日本有女孩的家庭还会在这一天摆上一套雏人形,来祈祷女儿身体健朗、幸福美满(早日嫁人)。

可别小看这一套人偶,可贵了!如果要全套的话有七层,分别是:

皇帝与皇后(内裏雛),三位女官,五位乐人,大臣,仕丁(三位侍从),家具,辎重用品或车马等。但想凑齐这七层那可是大价钱,所以一一般家庭指挥摆第一层。

而且3月3日过后要立马收起人偶,据说收完了女儿婚姻晚,容易嫁不出去……

而5月5日为什么是男孩节呢?

最早也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五月初五端午节,以驱邪避灾为主,后与纪念屈原结合。吃粽子、悬挂艾草、佩戴香囊、赛龙舟等,体现了“避邪”和“男子气概”的元素。

进入日本以后,在日本奈良时期就开始有了端午节,以“尚武”(重视武力)精神为主。到江户时代,武士阶层将这一天作为男孩展示家族荣耀、祈愿成长的日子。逐渐出现“武士人偶”“盔甲”“鲤鱼旗”等象征男儿成长与奋斗的物品。

由于端午有尚武的象征,和男子的强壮、勇敢标签贴合,而鲤鱼跳龙门也强化了想让家中的男孩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的寓意,逐渐的这一天就变成了男孩节。

现在为什么又叫“こどもの日”儿童节了呢?

1984年日本将5月5日设定为了法定节假日的“こどもの日”儿童节,不再分男女孩,将这天设为祝愿所有儿童健康成长的日子。而且据说日本的国民节日法中对于5月5日的设定还有一条法文:

「こどもの人格を重んじ、こどもの幸福をはかるとともに、母に感謝する。」(尊重儿童人格,促进儿童幸福,同时感谢母亲。)

「こどもの人格を重んじ、こどもの幸福をはかるとともに、母に感謝する。」(尊重儿童人格,促进儿童幸福,同时感谢母亲。)

日本在二战结束后进行民主改革后强调性别平等、人权、儿童福祉,不鼓励制度上再区分“女孩节”和“男孩节”,所以官方保留了“儿童节”而非“男孩节”或“女孩节”,同时也强调了母亲的角色。

所以现在5月5日已经不再分性别,而是所有在日本孩子们的节日。只不过意识形态上还是有人保留着男孩子节和女孩节的区分,以及现在3月3日(雏祭り)的女儿节习俗也一直被保留着,但这一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。

现在即便是家中是女孩,在5月5日这一天挂鲤鱼旗的也大有人在,如果你和我一样学的日语教材中还在写这一天是男孩节,男孩子挂鲤鱼旗的话,可以考虑一下换教材了。

顺便说一下,日本是有完全把中国的节气文化保留下来的,比如大家现在知道的三月初三上巳节、五月初五端午节、7月初七的七夕以及九月初九重阳节,以及一月初七的人日。

在日本江户时代这5天都是节假日,是要放假的,只是随着日本后来废止了农历全部使用阳历以后,现在已经全部变成了阳历日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